[008-1a]

欽定四庫全書

澠水燕談録卷八

宋 王闢之 撰

歌咏

藝祖收河東凱旋范杲叩馬進詩曰千里版圖來浙右

一聲金皷下河東上愛嘆不已增秩賜章服杲魯公

質之姪好學有文時稱髙梁柳范謂髙弁梁周翰柳

開與杲也

[008-1b]

楊侍讀徽之以能詩聞太宗知其名索其所著以百篇

獻上卒章曰少年牢落今何幸叨遇君王問姓名太

宗和賜且語近臣曰徽之文雅可尚操履端正拜禮

部侍郎選十聮寫於御屏梁周翰之詩曰誰似金蕐

楊學士十聯詩在御屏風江行云犬吠竹籬沽酒客

鶴隨苔㟁洗衣僧寒食云天寒酒薄難成醉地逈樓

髙易斷䰟塞上云戍樓煙自直戰地雨長腥嘉陽川

云青帝已教春不老素娥何惜月長圓又云浮花水

[008-2a]

入瞿塘峽帶雨雲歸越雋州哭江為云廢宅寒塘水

荒墳宿草煙元夜云春歸萬年樹月滿九重城僧舍

云偶題巖石雲生筆閒繞庭松露濕衣湘江舟行云

新霜染楓葉皓月借蘆花宿東林云開盡菊花秋色

老落遲桐葉雨聲寒

王元之初知制誥上疏雪徐鉉貶商州召入為學士坐

辯孝章皇后不實謫滁州復召知制誥撰太祖尊號

册坐輕誣謫黄州作三黜賦以自述時蘇易簡知舉

[008-2b]

適放牓奏曰禹偁翰院名儒今將全牓諸生送於郊

上可其奏諸生别元之占一絶付狀元孫何曰為我

多謝蘇易簡云綴行相送我何榮老鶴乗軒愧谷鶯

三入承明不知舉看人門下放門生

楊文公初為光禄丞太宗頗愛其才一日後苑賞花宴

詞臣不得預以詩貽諸館閣曰聞帶宫花滿鬢紅上

林絃管侍重瞳蓬萊咫尺無因到始信仙凡迥不同

諸公不敢匿以詩進呈上詰有司所以不召左右以

[008-3a]

未貼職例不得預即命直言院免謝令預晩宴時以

為榮

夏文莊公竦初侍其父監通州狼山鹽塲渡口詩曰渡

口人稀黯翠煙登臨尤喜夕陽天殘雲右倚維揚樹

遠水南回建業船山引亂猿啼古寺電驅甘雨過閒

田季鷹死後無歸客江上鱸魚不直錢時年十七後

之題詩無出其右識者以謂甘雨過閒田雖有為霖

之志而終無濟物之澤

[008-3b]

陳文惠公堯佐端拱元年程宿榜下及第同年二十八人

時公兄弟俱未仕父省華為小官家貧魏野以詩賀

之云放人少處先登第舉族貧時已受官

王文正公曾李文定公廸咸平中景德間相繼狀元及

第其後更踐政府及罷相鎮青又為交承故文正送

文定移鎭兖海詩有錦標奪得曾相繼金鼎調時亦

踐更之句又云并土兒童君再見㑹稽章紱我偏榮

葢文定再鎭兖而青社文正鄉里也

[008-4a]

慶厯中歐陽文忠謫守滁州有琅邪幽谷山川竒麗鳴

泉飛瀑聲若環佩公臨聽忘歸僧智仙作亭其上公

刻石為記以遺州人既去十年太常博士沈遵好竒

之士聞而往遊愛其山水秀絶以琴寫其聲為醉翁吟

葢宫聲三疊後㑹公河朔遵援琴作之公歌以遺遵

并為醉翁引以叙其事然調不主聲為知琴者所惜

後年公薨遵亦没其後廬山道人崔閒遵客也妙於

奏理常恨此曲無詞乃譜其聲請於東坡居士子瞻

[008-4b]

以補其闕然後聲詞皆備遂為琴中絶妙好事者争

傳其詞曰琅然清圓誰彈嚮空山無言惟有醉翁知

其天月明風露姢姢人未眠荷蕢過山前曰有心哉

此絃第二疊汎聲同此醉翁嘯咏聲和流泉醉翁去

後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時而同巓水有時而回淵思

翁無歳年翁今為飛仙此意在人間試聽徽外三兩

絃方其補詞閑為弦其聲居士倚為詞頃刻而就無

所㸃竄遵之子為比丘號本覺真禪師居士書以與

[008-5a]

之云二水同器有不相入二琴同手有不相應沈君

信手彈而與泉合居士縱筆作詞而與琴㑹此必有

真同者矣

海陵西溪鹽塲初文靖公嘗官於此手植牡丹一本有

詩刻石後范文正公亦嘗臨涖復題一絶陽和不擇

地海角亦逄春憶得上林色相看如故人後人以二

公詩筆故題詠極多而花亦為人貴重䕶欄歳久茂

盛每歳花開百朶為海濵之竒觀

[008-5b]

青州布衣張在少能文尤精詩竒蹇不遇老死塲屋嘗

題興龍寺老栢院詩云南隣北舍牡丹開年少尋芳

日幾回惟有君家老栢樹春風來似不曾來大為人

傳誦文潞公皇祐中鎭青詣老栢樹訪在所題字已

澷滅公惜其不傳為大字書於東廊之壁後三十餘

年當元豐癸亥東平畢仲甫將叔見公於洛下公誦

其詩囑畢往觀畢至青訪其故處壁已圮毁不可得

為刻於天宫石柱又刻其故所題之處

[008-6a]

蘇子美慶厯末謫居姑蘇以詩自放一日觀魚滄浪亭

有詩云我嗟不及遊魚樂虛作人間半世人識者以

為不祥未幾果卒年四十一

濮人杜默師雄少有逸才長於歌篇師事石守道作三

豪詩以遺之稱默為歌豪石曼卿詩豪永叔文豪而

永叔亦有詩曰贈之三豪篇而我濫一名默久不第

落魄不䕶名節屢以私干歐陽公公稍異之默怨憤

作桃花詩以諷由是薄其為人

[008-6b]

鄭毅夫詩格飄放晩年為雨詩曰老火燒空未肻休忽

驚快雨破新秋晩雲濃淡白日下只在楚江南㟁頭

未幾自杭移青道病泊舟髙郵亭下乃卒

石曼卿天聖寳元間以歌詩豪於一時嘗於平陽作代意寄

師魯一篇詞意深美曰十年一夢花空委依舊山河損桃

李鴈聲北去燕西飛高樓日日春風裏眉比石州山對

起嬌波淚落妝如洗汾河不斷天南流天色無情淡如

水曼卿死後故人關詠夢曼卿曰延年平生作詩多矣

[008-7a]

獨常自以為平陽代意一首最為得意而世人罕稱

之能令予此詩盛傳於世在永言爾詠覺增廣其詞

度之節拍引以聲韻於是天下争歌之他日復夢曼

卿謝詠詠字永言

李淑守鄭州題少主陵曰弄耜牽車晩鼓催不知門外

倒戈回荒墳斷壠纔三尺剛道房陵半仗來時陳文

惠薨淑奉詔為墓誌淑言堯佐好為小詩間有竒句

陳諸子請易之淑不從乃言其詩謗太祖落淑侍讀

[008-7b]

學士

祥符中有劉偁者久困銓調為陜州司法叅軍廉愼至

貧及罷官無以為歸計賣所乗馬辦裝跨驢以歸魏

野以詩贈行云誰似甘棠劉法掾來時乗馬去騎驢

未幾真宗祀汾隂過陜詔徵野赴行在野不奉詔上

遣中使就野家索其所著得贈偁詩上嘆賞久之語

宰臣曰小官中有廉貧如此者使召之偁方為江南

幕吏至以為京官知青州博興縣後有差除上曰得

[008-8a]

如劉偁者可矣未數年亟遷主客郎中司户部郎官

王元之在翰林太宗恩遇極厚嘗侍宴瓊林獨召至御

榻顧問帝語宰相曰王某文章獨歩當代異日垂名

不朽元之有詩云瓊林侍遊宴金口獨褒揚

張芸叟奉使大遼宿州館中有題子瞻老人行於壁者

聞范陽書肆亦刻子瞻詩數十篇謂大蘇小蘇子瞻

才名重當代逺方外國亦愛服如此芸叟題其後曰

誰題佳句到幽都逢著邊人問大蘇

[008-8b]

書畫

唐劉忠州晏重修禹廟碑崔巨文叚季展書劉當世顯

人所記撰及書碑者宜皆知名士矧巨之文季展之

書有過人者而其名不著於世何也景祐中周膳部

越為三門發運判官始以墨本傳京師越書為當時

所重以是季展書亦為人所愛其後屯田左員外瑾

慮其刓闕搆宇以覆其碑而摸刻於他石以廣其傳

焉季展書刻石者少有洛祠記多心經不著姓氏驗

[008-9a]

其筆畫亦季展書也

太宗朝王著學右軍書深得其法侍書翰林帝聽政之

餘留心筆札數遣内侍持書示著著對如初或詢其

書意著曰書固佳矣若遽稱善恐帝不復用意其後

帝筆法精絶世以為由著之規益也

李成畫平遠寒林前人所未嘗為氣韻瀟灑煙林清曠

筆勢頴脫墨法精絶髙妙入神古今一人真畫家百

世師也雖昔王維李思訓之徒亦不可同日而語其

[008-9b]

後燕貴翟院深許道寧輩或僅得一體語全則遠矣

考白與成同時人與成子覺並列史館其所紀宜不

妄不知文忠公何以據也正當以誌為定翟院深營

丘伶人師李成山水頗得本體一日府宴張樂院深

將擊皷為節忽停撾仰望皷聲不續左右驚愕太守

召問之對曰適樂作次有孤鴻飛淡佇可愛意欲圖

寫凝思久之不知皷聲之失節也太守笑而釋之

歐陽文忠公文章道義天下宗師凡世俗所嗜一無留

[008-10a]

意獨好古石刻自岐陽石皷岱山鄒嶧之篆下及漢

魏以來碑刻山崕川谷荒林破塚莫不皆取以為集

古録因其石本軸而藏之撮其大要列為目録并載

可以正史學之闕謬者以傳後學䟦尾多公自題復

為之序請蔡君謨書之真一代之絶筆也

玉堂北壁有毘陵董羽畫水波濤若動見者駭目歳久

其下稍壞學士蘇易簡受命知舉將入宫語學士韓

丕擇名筆完補之丕呼圬者墁其下以朱欄䕶之蘇

[008-10b]

出院以是悵惜不已

陳文惠公善八分書變古之法自成一家雖㸃畫肥重

而筆力勁健能為方丈字謂之堆墨目為八分凡天

下名山勝處碑刻題牓多公親蹟

祥符中金普公出典金陵真宗以袁安卧雪圖賜之真

古妙手或言周昉筆亦莫可辨至金陵擇城之西南

隅曠絶之地建賞心亭中設巨屏置圖其上遂為金

陵竒觀歳久頗失覆䕶縑素敗裂稍為好事者竊去

[008-11a]

嘉祐中王君玉出守郡首詣觀之惜其剽取已盡作

詩題其旁云昔人已化遼天鶴佳事難尋卧雪圖

皇祐中仁宗命待詔髙克明軰畵三朝聖迹一百事人

物纔寸餘宫殿山川車馬儀衛咸具詔學士李淑等

譔次序贊為十卷曰三朝訓鑑圖鏤板印貽大臣宗

[008-11b]

澠水燕談録卷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