昆剧《景阳钟》黎安△
大抖袖又称后抖袖,用于表现人物的气度不凡或气势嚣张。 多用于角色下场时,在转身的动作中顺势将袖极力向后甩(水袖甩到脊背处),继之再斜往前抖出,抖时挺胸,常显以傲慢气势,在花脸、武生行用之较多,因其动作幅度大,故称大抖袖。
京剧《徐策跑城》徐少云△
搭袖
搭袖主要可分正搭譬袖、反搭臂袖、搭肩袖、抱肩袖四类。顾名思义演员在表演过程中通过连续动作将水袖搭于手臂或肩上,形成美的造型,多用作人物角色在观望、思索或叙事时的情绪动作,分为以下几种动作。
秦腔《嫦娥奔月》嫦娥△
正搭譬袖左脚向前上一步成右踏步,左手用“挑”法将左水袖向左旁侧扬出,随即右手用“挑”法将右水袖也向左旁侧扬起,待右水袖下落时顺势搭在左臂上(有时左袖先不扬出,待右水袖搭于左臂上后,左水袖再微微一扬或一挽),身向右前侧,目视左前侧,亮住相。左右反向亦可。 此动作常用作人物行走或叙事时的情绪动作。
昆剧《牡丹亭》杜丽娘△
反搭臂袖左手上撩举起与左耳齐高,右手翻腕将水袖抓在手中,目视右手并随即左脚向前上一步成右踏步,同时右臂转向后背,右手用“打”法将右水袖向左臂上方直抛去,当右水袖下落时顺势搭在左臂上即成反搭,左手坐腕掌翘,身向右前侧,目视左前侧下方,亮住相,左右反向亦可。 此动作常用作人物观望时的亮相。
京剧《荒山泪》张慧珠△
搭肩袖左脚向前上一步成右踏步,右手向后背去,同时左手用“挑”法将左水袖向右上方扬起,水袖下落时顺势搭在右肩上,身向右前侧,目视左前侧,右手趁势用“撑”法将右水袖上撩撑起,身向右前侧,目视左前侧,亮住相。左右反向亦可,也可左右两侧一先一后交替。 此动作常用作人物思索时的情绪动作。
京剧《御碑亭》孟月华△
抱肩袖即交叉双搭肩袖,左、右水袖交叉搭在双侧肩膀成抱状,亦可下蹲盘卧作卧抱肩袖。 此动作常用作表现人物受惊、痛苦、畏寒及行路艰难的情绪动作。
越剧《西厢记》崔莺莺△
投袖
投袖指向两旁或斜下方投掷出水袖的动作,是戏曲舞台上常用的一种用以表现人物情绪的水袖程式动作。投袖的活动范围是在中下方区域,情绪表达大多指向他人。诸如对人或事表示不满,或是拒绝、恼恨、斥责,以及紧张、惊愕、气厥等均可用不同的投袖动作表达之,投袖包括横投袖、直投袖、斜投袖几种动作。
横投袖横向投出水袖,动作往往明显有力,投得较高且带有粗武之气,故又称为“打袖”。如在台上念到“且慢”时, 为了达到阻拦别人行动之目的,便将袖子随着话音用力朝对方胸部投去。一般均为左袖向左打,右袖向右打, 但也有为了表示不耐烦而向相反方向打去的,如一面说“去吧”,一面用右袖向左方(对方所在处)横向一打,同时配合向右一扭脸的动作。
滇剧《京娘》赵京娘△
直投袖用力往下直投水袖的动作,又称“摔袖”。如表示埋怨对方时,先瞪对方一眼随着一声“岂有此理”的话音, 举袖往下直投,俗称“一摔袖子”。有时为了表示着急、心虚、紧张、惊愕、害怕等状态,亦可用双手直投做“摔袖子”动作,以显示出紧张气氛。
越剧《盘夫索夫》王金萍△
斜投袖在戏曲舞台上常用以表现角色手持物件怕被人发觉, 而斜投水袖捂盖于上面,因而又称“捂盖袖”,是目的性较强的夸张动作。
越剧《盘夫索夫》谢群英△
来源:陕西戏曲广播
END
为更好的传播戏曲文化
《梨园秦声》官方抖音号已经开通
戏迷朋友们快来关注吧!
【编辑:李囿桦】
【审核:贠佳钰】
陈妙华:潇洒飘逸,声情并茂(附精彩音视频)
秦腔知识 | 秦腔唱法的十大注意要点
张咏华:坚实的步伐(附精彩音视频)
全巧民:行当相同,性格各异,又在程式之中(附精彩音视频)
秦腔知识 | 秦腔板胡常用的指法
戏迷朋友们,微信更改了推送规则,请点文章开始蓝字“梨园秦声”,给「梨园秦声」设置星标,文章末尾点亮右下角的“赞”和“在看”,就能第一时间收到推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